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临夏小山村的“华丽转身”
2020-08-13 甘肃经济网
分享:
   

8月的临夏州和政县,庄稼饱润,牛羊肥壮,处处欣欣向荣。

中国电信临夏分公司将台村驻村干部蒋小龙告诉记者,这些年村上大力推动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起到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村民们生产积极性很强。最近一段时间,将台村的村民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家家户户忙着地里的当归作物。

为实现“因地制宜选产业,真金白银实落地”这个目标,驻村干部们可是下足了“绣花”功夫。

早在2015年,为了说服王振林一家种植乌龙头,驻村干部蒋小龙他们可谓是说破了嘴、跑断了腿。农业生产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他们的“心结”还是在于缺乏产业发展的信心。

“算经济账”是驻村干部们进家入户做思想工作的“重头戏”。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在发展产业中“没钱干”“不会干”“闷头干”“不白干”等核心难题,他们着力构建了特色产业、投入保障、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产业扶贫“五大体系”,为产业扶贫搭建起了“四梁八柱”,为群众稳定脱贫、长久致富保驾护航。短短几年,像王振林这样的贫困户不仅依靠产业种植脱了贫,而且家家户户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村书记杨小兰打开手机展示着农产品的“新销路”:“咱作为通信运营商,就该利用网络架起村民致富的桥梁!”“最强带货”成了临夏的热门话题,不少网友称:“抢得刺激,买得上头,收得开心”“电商+农副产品+扶贫攻坚,必须支持”。养鸡户杨广辉说:“咱的土鸡品质优,价格高,销量特别好!” 这些年,电商扶贫按下了快进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驻村干部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现有“流量”盘活,转化为消费扶贫的新引擎。就连微信“朋友圈”也成为不少扶贫干部“带货”的平台。

“我们一家掌握了脱贫的技能,娃娃们也有了追求梦想的自信。”东乡县关卜乡叶家村十社贫困户张万家这样说。

因为贫困,张云和曾以为自己将走不出这环绕的大山。但东乡的教育扶贫政策让他的人生出现转机,“雨露计划”等教育补贴政策和助学贷款,大大减少了家庭对于教育的支出。21岁的他如今就读于兰州警察学院,在省会城市开启了人生的梦想之门。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临夏分公司驻村队员张自武说,鼓励贫困户前往外地务工也是脱贫的重要路径。这些年,村里明确了就业扶贫工作方向、完善了就业扶贫工作机制、创新了就业扶贫措施,全力以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他们在各级政府的政策、项目、资金等的支持下,发奋努力,立志思变,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按下幸福生活的“重启键”,书写出自己成功的“脱贫故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多工种就业,脱贫从此有了“压舱石”和“稳定器”。

“孩子在外打工,不放心家里,我们就视频哩!”东乡县关卜乡叶家村五社赵爱比由经常和在西宁打工的赵吾则勒视频。看着家里住上了明亮的砖木结构房,看上了大彩电,赵吾则勒高兴得合不拢嘴。之前村里的房子很多都是土墙瓦房,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垮塌了,越到后面住着越不安心,通过危房改造终于把房子弄好了,了却了他们的一大心愿。

改的是危房,暖的是民心。通过几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危房问题得以解决,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为实现其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从扶贫干部到贫困群众,都感受着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带来的幸福和喜悦。农村危房改造进入扫尾期,凝心聚力才能决胜“最后一公里”。

曾经的贫困户赵爱比由坦言,从年收入不到3000元向年收入50000元迈进,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