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湖北公司王理:云专家的开心事
2025-04-21 湖北公司
分享:
   

12项国家级、省部级技术创新项目,3篇国家级期刊论文,4项软件著作权,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超2000万元……荣誉证书在桌上摆满厚厚一沓:“湖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中国电信集团科技进步奖”“中国电信集团‘十二五’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优秀学习型职工”“湖北省技术能手”……面对累累的奖章、证书,湖北电信的集团级天翼云专家王理却这样表述他的荣誉观:“得到荣誉是令人高兴的事儿,然而最开心的一刻还是通过动手动脑破解了难题,让周围的客户喜笑颜开的那一刻! ”

还记得2000年ADSL宽带刚刚面世那会儿吗?用户报装、测试、开通、暂停、恢复,流程繁琐,需要运维人员跑好几个系统,手动操作半天,用户等得着急,同事也累。当时还是小年轻的王理看在眼里,琢磨着:“这效率太低了,肯定有办法改进!” 他捣鼓出了《宽带ADSL自动测试、停复机系统》。这系统可不简单,把原来好几个步骤、半小时的人工活儿,变成了一键操作,几秒钟搞定!自动化率一下子飙到95%!这个“金点子”后来拿了湖北电信公司的技术改进二等奖。

2015年,光纤取代铜缆,“全光网络”时代来了。装维师傅们面对新设备、新流程,有时会手忙脚乱,故障排查也费时。王理又坐不住了,他想:“能不能有个‘傻瓜式’的工具,让大家干活更顺手?”于是,《全光网络全流程测试系统》应运而生。这个系统就像给装维师傅配了个“智能助手”,从安装到维护,一路测试、一路引导,故障处理时间快了60%还多。这套系统,实实在在地为湖北电信的全光网络建设铺平了道路。

2021年中国电信落子云改数转,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王理的目光,早已越过基础网络,投向了更广阔的云端世界。“云”这个东西,怎么才能更好地服务各行各业呢?在湖北襄阳市“教育First专网”项目里,他大胆采用了创新的PON组网方式,就像用一根主线串起了全市2000多所学校,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能通过云端轻松共享。这个方案不仅符合云网融合发展趋势,还特别省钱,一下子就节省了300多万的投资。

更具挑战性的是襄阳市医保平台的上云项目。这可是关系到几百万人、上百亿条数据的民生大工程,要将老旧物理服务器上的几十套系统迁移到天翼云上,涉及的系统兼容、数据安全问题多达17项。王理带领团队,像解一道道复杂的方程式,逐一攻克。他们研发的混合云转接平台,就像一个超级翻译官和搬运工,不仅让数据搬迁稳妥,还让新平台的处理性能提升了整整10倍!这不仅为医保部门省下了上千万的机房建设费,更让老百姓用医保服务更顺畅、更安全,成了全国医保上云的一个样板。到了2023年,他又注意到很多人用天翼云盘觉得不够方便,于是动手开发了一个“云盘自动挂载”的小软件,一下子让云盘用起来就跟本地硬盘一样简单。这个贴心的小工具挺受用户欢迎,成了湖北电信第一个直接推向全国天翼云市场的自研产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理深知技术的传承和团队的成长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他的“王理创新工作室”里,他手把手地教,把自己的经验、踩过的坑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人。工作室里先后走出了1名省级、2名市级的技术骨干。作为集团内训师和湖北公司的“星火”导师,他更是倾囊相授,前前后后培训了90多个云计算人才,为湖北电信的云网队伍壮大了力量。他经常跟年轻人唠叨:“做技术,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更要保持热爱。”

站在数字化浪潮之巅,王理带领着团队,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领域里继续前行。他说:“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但咱们电信人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心不能变。只要肯钻研,敢创新,就一定能干出更多有价值的事儿。”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脚步,始终向着技术与事业的更高处,坚定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