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最后这个山坡,我们再测一次信号,这样就能保证明天的远程教学了。”2025年7月,为保障江苏省和新疆阿图什市的援疆远程教学,中国电信新疆克州分公司员工刘江飞和其他电信工作人员,于早上6点完成了最后一次光缆巡护工作。因地处有着“万山之州”之称的克州,周边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这里的通信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条“信息高速路”上,有一个Z世代青年——刘江飞。毕业后,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来建设家乡,6年中,他自己得到了快速成长,同时也见证了克州通信事业的变化。“刚来的时候,从身体到精神全方位水土不服。”2019年,刚出大学校门的刘江飞,一头扎进了祖国西北的这个边陲小城。干燥的空气呛得他嗓子发干,陌生的饮食让他肠胃不适,连说话都得连比带画。可这个年轻人没多说什么,扛起工具包,跟着师傅们就钻进了阿图什周边的山沟沟、戈壁滩。
截至2025年,刘江飞和师傅们已经行驶了超过20万公里,累计绕地球近5圈,而且行驶的全是非铺装路面——不是陡峭的山路就是石子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对干线光缆进行巡检和维护。车不能走的地方,他们背着20多种工具徒步在崎岖的山路上,仔细检查每一段光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遇到大风天气,光缆可能被吹落;暴雨过后,光缆可能被洪水冲毁。一旦出现故障,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修。作为一个青年,他没有吃不了苦,4年里,他见过地震、泥石流,却从未向家人讲述过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
克州冬季最低气温可达-25℃,最大风力能达到十级。2023年的冬天深夜,大风吹断了备用光缆,为防止通信中断,刘江飞和同事半夜出发,冒着风雪割接,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成功修复了备用光缆,保障了通信。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市区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
麻烦不全是天灾,在一些施工区域,由于施工单位对光缆线路不了解,容易造成光缆损坏。每次遇到城区改造,他都要蹲守,无论是修下水道还是修路,他都在旁边,经常逢人就做护线宣传,有时施工队挖断了线,刘江飞就跑去沟通,告诉他们线路位置,插上警示牌。他还去村里宣传,跟老乡们讲保护光缆的重要性:“断了线,电话都打不通。”慢慢地,人为损坏少了很多。
除去维护通信的任务,刘江飞还主动接下了财务、工会、人事等岗位工作,全方位历练自己。年纪轻,但是责任不轻,对自己的要求不轻,他始终相信,全方位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每一位工友都是老师”,这是刘江飞的座右铭。在工作中,他专心学艺,深入了解每一位工友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规划,为他们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提升业务能力,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父母总问他辛不辛苦,他会告诉他们阿图什一点点变了样:曾经的边远村落信号从无到有、从有到好,老乡们用手机把山货卖到全国,开展电商业务拓宽了增收渠道;娃娃们抱着平板电脑,跟着屏幕里的援疆老师念书,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阿图什,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走路就会踢足球。现在收工早了,刘江飞也会脱下工装,和当地人在场子上踢上几脚。球来球往间,汗水和说笑一起落下。他站在场边抹了一把汗,看着远处山梁上的基站塔泛着银光。那塔下延伸的线,连着他修过的接口,通着他调过的信号,正载着戈壁滩上的读书声、买卖声、欢笑声,稳稳地奔向山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