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通信抢险兵“空降”干峪沟
张佳丽 刘刚 2025-08-05 人民邮电报
分享:
   

“明天再飞一次,去干峪沟。”7月31日晚上7时许,忙了一整天的沈腾飞接到电话,短短几个字,他知道又有新任务了。他没多说话,干脆利落地答道:“好,明早准时到。”

沈腾飞的任务是通过直升机“空降”到此次受暴雨影响“失联”的北京密云北庄镇干峪沟村,打通应急通信信号,恢复村里与外界的联系。这是他第二次执行这样的“空降”任务了。

7月30日,由北京电信7名技术骨干组成的一支应急抢修突击队,搭乘直升机飞抵被暴雨围困的密云冯家峪镇下辖的9个失联村落,点亮中断的通信“生命线”。沈腾飞就是7名队员之一。

8月1日上午9时42分,直升机的螺旋桨逐渐加速发出轰鸣声。沈腾飞和王琪身穿橙红色抢修服,带着装有4台天通猫和10个充电宝的背包,登上中部空军某旅搜救直升机。

王琪是第一次执行“空降”任务,心里难免紧张。

“没事别怕,跟着我就行。”沈腾飞拍拍他的肩膀,这让王琪心里踏实了些。

直升机快速升空,驶向等待中的干峪沟村。升空的过程中,沈腾飞和王琪的心始终悬着,为这迅速升高的速度,也为干峪沟村未知的状况。

10时20分,直升机抵达干峪沟村上空。机舱门打开的瞬间,强风涌入。没有了第一次离开飞机时的恐惧,这一次,沈腾飞从容多了。

在救援战士的保护下,沈腾飞和王琪依次顺着安全绳逐渐下降,10多米的距离,大概半分钟时间,终于,双脚落地了。

“走!迅速搭建应急网络,尽快完成任务!”沈腾飞和王琪一落地,就背起背包快步跑向指定抢修点。

10时31分,沈腾飞和王琪到达被困村民家。“大爷大妈,我们是来给您恢复信号的。”

打开天通猫,连接卫星信号,调测设备……短短几分钟,应急通信网络架起!

沈腾飞第一时间给中国电信密云应急通信抢修一队队长刘晓晨拨通了测试电话。

10时50分,刘晓晨的电话响了。

“任务已完成,信号调通了!”电话那头传来沈腾飞简洁但坚定的话语。

“听得见,听得见,注意安全!”刘晓晨欣喜地说。不久前,30日的那次抢修任务,刘晓晨正是第一个“空降兵”。

“大爷,这个天通猫能直接接通卫星信号,我给您手机安装好,就能正常打电话了。”信号调通,沈腾飞就开始手把手地教大爷大妈使用设备打电话。“这个机器待机一天能用9个小时,还给您准备了10个充电宝,能用20天左右。”

“高洁,听得到吗?”大妈喊着女儿的名字。

“听得到!听得到!”电话那头传来女儿急切的声音。

终于通了!连通的不仅是通信信号,更是母女间最深的牵挂。

“大爷大妈,我们带的这些干粮和水就给您留在这儿了。”放下随身携带的一点物资,沈腾飞和王琪离开了大爷家。

“谢谢你们!”身后传来大爷大妈连声的感谢。这些感谢的话,这些天沈腾飞听到了太多。

“你们辛苦了”“你们喝点儿水吧”……每到一个村抢通通信信号,被困村民总是第一时间围上来,给他们拿水拿吃的,向他们道谢。

远处直升机的轰鸣声又响起,声音越来越近,是直升机来接他们返航了。沈腾飞和王琪再次登上飞机。这回,他俩的心都落地了。

本次暴雨灾害,北京电信接到通信保障任务后,深入密云、怀柔、延庆、平谷等灾区腹地,抢修基础通信。8月1日14时,中国电信顺利完成本次防汛通信保障任务,所有受灾通信中断村已抢通,全市中国电信网络运行平稳。

记者手记

“您当过兵吧?”一见到沈腾飞,记者就问。高高大大、身姿挺拔,今年37岁的退伍军人沈腾飞现在是中国电信北京密云区分公司的一名支局长。

从7月30日接到“空降”通信抢修任务起,这几天来沈腾飞有了好几次的“空降”经历。方式不一,有直升机直接降落的,也有吊着安全绳下降的。

“空降进入抢修点,感受怎么样,害怕吗?”记者问。

“跟被困村民比,我们这点儿不算什么。”沈腾飞摇了摇头,“我们就想着,一定得把信号给他们打通,让他们能打电话跟家人联系。我把包里带的吃的都留给他们了,他们肯定用得上。”

通过沈腾飞戴在身前的运动相机记录下的画面,记者看到了干峪沟村被困村民给女儿拨出电话时脸上的喜悦,听到了女儿一声声呼唤母亲的声音。

这一刻,大概就是对打通通信“生命线”意义的最好诠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