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气象台连续多次的高温预警下,蓝田那起伏的山脉、喧闹的村镇间,有这样一位默默坚守的“孤勇者”,他便是张琳琳。15年寒来暑往,他扎根在这片土地,以山林为伴、以村镇为邻、以道路为轨,全心全意守护着干线光缆,为国家通信安全筑牢防线。当西安市气温屡屡突破40℃大关时,他依然穿梭于村镇的街巷,巡检于山区的崎岖小道,隐没于山林的茂密植被中,战高温、斗酷暑,与恶劣天气抗争,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篇章。
烈日下的坚守
张琳琳踏入岗位面临的头等考验,便是面对烈日的无情炙烤。在烈日高悬的盛夏,他头戴草帽,身着工作服,手持镰刀,穿梭于山间及村镇。汗水湿透衣衫,皮肤晒得通红,他却始终专注工作。巡线路上,他仔细查看光缆标识,清理杂草,确保无安全隐患。40公里的巡线路,他不畏炎热,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他的足迹,每一次弯腰都彰显他对工作的执着。“天再热,光缆也不能‘中暑’啊,咱这线就是通信的‘大动脉’,马虎不得。”面对村民“这么热的天还出来干活?”的询问,他总是憨厚一笑,“习惯了,线在脚下,责任就在肩上,热一点没啥,线路平安就好。”
每次遇到施工,张琳琳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耐心沟通,告知施工方光缆位置和重要性。他深知光缆受损的严重后果,所以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巡线过程中,他拍照记录关键点,掌握光缆状态。车辆行至崎岖小路,他便毫不犹豫拿起镰刀,徒步开路。每一次挥镰都充满艰辛,但他从未抱怨,“这高温天,草长得快,不清理干净就容易出隐患。咱多走一步,多看一眼,通信就多一分保障。” 正是这份对守护通信网络畅通使命的深刻理解,支撑着他在酷暑中坚定前行。
暴雨中的抗争
天有不测风云,夏季汛期总是对电信人有着重重考验。暴雨来袭,张琳琳从来无畏艰险。2021年8月蓝田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天气,强降雨造成蓝田县境内的国道G312、省道S101部分路段塌方、冲毁,沿途部分区域交通、电力、通信中断。汛情就是命令,张琳琳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立即和团队同事们毫不犹豫冲向受灾现场。信号中断、道路受阻,他们艰难前行,摔了又爬起,一心只想尽快抢通光缆他和同事们分两批分别在商洛和西安汇合,经过一周的日夜奋战抢修,最终成功恢复通信。
在暴雨中巡查,他时刻警惕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光缆安全。他仔细检查光缆标识有无被冲毁,查看光缆有无外露风险,发现隐患立即处理或上报,以最快行动守护光缆安全。
工作十余年,张琳琳多次参与各种抢险抢修工作,是同事们公认的先锋。每一次抢险都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抗争的战斗,而张琳琳总是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电信人的担当。
守护国家通信命脉 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
张琳琳守护的干线光缆承载着国家重要的通信业务。它如同国家的神经网络,连接着各个地区,保障着党政军业务的正常运行。无论是每年的战备、两会,还是奥运会等重要时期,这条光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光缆出现问题,将会对国家的安全和通信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张琳琳深知这份工作的责任重大。15年来,他每日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松懈。巡线中,他遇到过各种困难,无论酷暑严寒,还是狂风暴雨,从未想过放弃。他说:“人在岗位,就要坚守职责,把工作做好,平安最重要。”这简单质朴的话,蕴含着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责任的理解。
为了保障光缆的安全,张琳琳所在的团队采用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模式。在人到不了的地方,用无人机检测,既节省了人力又保证了巡线员的安全。同时,在施工现场、重点保护区域等重点监控区域,部署了天翼云眼系统,7X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现潜在危险,巡线员会立即收到预警提示,并通过语音提醒功能对危险情况进行实时播报。
光与热的传递者
张琳琳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诠释了电信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平安。他虽是山林间的“无名之辈”,但以守护通信网络畅通为己任,书写了不平凡篇章。他如山林间的光,虽不耀眼,却温暖坚定,照亮通信网络的每个角落。
他是电信人的杰出代表,用行动展现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对责任的坚守与担当。他让我们明白,平凡岗位上也能有不凡坚守。未来,他将继续坚守山林,守护光缆,传递光热,为国家通信事业贡献力量,守护通信网络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