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最后这个山坡,我们再测一次信号,这样就能保证明天的远程教学了。”2025年7月,为保障毕业前最后一次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的援疆远程教学,凌晨六点,中国电信新疆长途传输局克州分局员工刘江飞和其他电信工作人员完成了最后一次光缆巡护工作。因地处有着万山之州之称的克州,周边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这里的通信之路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条通信高速路上,刘江飞作为一个z世代,毕业之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来建设家乡,6年中见到了自己的成长以及克州的变化。
“刚来的时候,从身体到精神全方位水土不服。”2019年,刚出大学校门的刘江飞,一头扎进了祖国西北的这片边陲小城。干燥的空气呛得他嗓子发干,陌生的饮食让他肠胃不适,连说话都得连比带划。可这个年轻人没多说什么,扛起工具包,跟着师傅们就钻进了阿图什周边的山沟沟、戈壁滩。
截至2025年,刘江飞和他的师傅们,已经行驶了超过20万公里,累计绕地球近5圈,而且行驶的全是非铺装路面——不是陡峭的山路就是石子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对干线光缆进行巡检和维护。车不能走的地方,他们背着二十多种工具徒步在崎岖的山路上,仔细检查每一段光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遇到大风天气,光缆可能会被吹落;暴雨过后,光缆可能会被洪水冲毁。一旦出现故障,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修。作为一个青年,他并没有吃不了苦,四年里,他见过了地震、泥石流,却从未向家人讲述过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
克州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5℃,最大风力能达到十级以上。2023年的冬天深夜,大风吹断了备用光缆,为防止通信中断,刘江飞和同事们半夜出发,冒着风雪割接,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成功修复了备用光缆,保障了通信。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市区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
麻烦不全是天灾,在一些施工区域,由于施工单位对光缆线路不了解,容易造成光缆损坏。每次遇到城区改造,他都要蹲守,无论是修下水道、还是修路,他都在身边,经常逢人就做护线宣传,有时施工队挖断了线,刘江飞就跑去沟通,告诉他们线路位置,插上警示牌。他还去村里宣传,跟老乡们讲保护光缆的重要性:“断了线,电话都不通。”慢慢地,人为损坏少了很多。
除去维护通信的任务,刘江飞还主动接下了财务、工会、人事等岗位工作,全方位历练自己。年纪轻,但是责任不轻,对自己的要求不轻,他始终相信,全方位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每一位工友都是老师,这是刘建飞的座右铭。在工作中,他偷师学艺,深入了解每一位师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规划,为他们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提升业务能力,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父母总问起他辛苦不辛苦,他只说看着阿图什一点点变了样:曾经的边远村落信号从无到有,从有到好,老乡们用手机把山货卖到全国,开展电商业务拓宽了增收渠道;娃娃们抱着平板,跟着屏幕里的援疆老师念书,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阿图什,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走路就会踢足球。现在收工早了,刘江飞也会脱下工装,和当地人在场子上踢上几脚。球来球往间,汗水和说笑一起落下。他站在场边抹了把汗,看远处山梁上的基站塔泛着银光。那塔下延伸的线,连着他修过的接口,通着他调过的信号,正载着戈壁滩上的读书声、买卖声、欢笑声,稳稳地奔向山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