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汗”卫通信|高温下的电信工程师周剑钢
2025-06-24 江西公司
分享:
   

六月的城市被热浪包裹,当大多数人躲进空调房时,中国电信智慧家庭工程师周剑钢的工装已被汗水浸透——早上7点到岗,晚上8点仍在用户家中排障,这位有着10年工龄的“老电信”,用晒得黝黑的皮肤和浸透汗渍的工作服,在38℃的高温里写下“用户至上”的服务注脚。

上午10点,室外温度38℃。周剑钢的手机弹出紧急工单:“梦想佳苑小区整栋楼网络中断!”他立即驱车赶往现场。烈日下,楼外的光交箱金属外壳烫得惊人,温度直逼60℃。“每次开箱都像开烤箱。”他边说边熟练戴上防割手套,俯身排查每一根光纤。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工作服后背很快湿成一片,但他目光始终紧盯测试仪——这是他的“战场”,每一根比发丝还细的光纤,都关系着整栋楼的网络“生命线”。1个多小时后,故障点锁定:一段被老鼠啃咬的主干尾纤。熔接机显示屏在高温下微微发烫,他屏住呼吸,精准操作,反复测试三遍,直到网络恢复畅通。

下午2点,一天中最酷热的时候。老旧的楼道像个大蒸笼,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楼道内温度逼近42℃。周剑钢敲开住户的门:“您家宽带今天能装上了!”用户递来冰水,他摆摆手:“干完活再喝,喝多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 要装宽带的住户在6楼顶楼,光纤需从楼顶放管入户。他扛起光纤线盘爬楼梯,狭窄的楼道里,闷热的空气裹着汗水,每一步都能踩出一滩汗印。到了楼顶,他蹲在弱电井边,把光纤一点点往管道里捋——“管道有弯头,得慢慢来。”终于,光纤穿通的那一刻,他抹了把脸,咧嘴笑了:“通了!”

晚上7点半,周剑钢刚准备下班,接到报修电话:独居老人的网络电视看不了。他调转车头赶往老人家中,发现是路由器长时间工作过热导致故障。修好后,他特意贴了张“一人一号”便签,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老人不会用手机,有急事随时找我。”

从2015年入职至今,周剑钢已服务上万户家庭。同事们称他是“活地图”:哪栋楼有几个单元、哪条街有几个光交箱,他了如指掌。这份“超能力”,是他用无数个高温天的汗水换来的——去年夏天,他单日处理28张工单,步行超3万步。“夏天最忙,也最需要我们。”他说,“天气越热,用户越‘脆弱’,网络不能断,服务不能停。”

在5G时代,周剑钢和同事们是信息通信服务最末端的“神经末梢”。他们爬楼顶、钻地井、战高温,用专业和汗水将数字便利送到千家万户。当我们享受高速网络时,请记得:有这样一群人,正顶着烈日在光交箱前熔纤、在楼道里穿梭、在用户家里排障——他们是高温下的“网络守护者”,用坚守诠释着“数字时代最可爱的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