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一个上午,刘女士神色匆匆地走进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南区局罗秀路营业厅,营业员高妮彬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的焦急神态,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原来,刘女士的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需要悉心照顾。为了能实时掌握孩子的动态,她迫切希望安装一台监控摄像头,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孩子的状态。
高妮彬立刻想到电信的智家产品可以满足刘女士的需求,她告诉刘女士,智家监控设备不仅可以通过高清画质实时捕捉人物动作,还能远程查看,若发现异常还能紧急报警。为了能让刘女士更深入地了解该业务,高妮彬还用手机现场演示了设备连接、画面切换、角度调整等操作。刘女士被这份贴心的讲解和耐心的服务所打动,当即决定安装。
于是,高妮彬立刻联系徐汇南部支局社区经理代本龙和张流东上门安装。
完成安装后,考虑到刘女士对新设备操作不熟,且监控角度需要根据孩子活动范围随时调整,只要刘女士有诉求,无论白天黑夜,代本龙和张流东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教学使用、网络检查、设备调整,直至刘女士熟练掌握。
其实,高妮彬算是刘女士的“老朋友”。刘女士作为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因到营业厅办理补卡业务与高妮彬结识,并互加微信。除了此次在家里安装监控设备外,高妮彬还为刘女士办理过餐饮店的监控安装业务,也为她推荐过流量更充足的电信套餐,而代本龙和张流东也常常上门为刘女士提供各种网络相关服务。
一个个困难在一次次服务中转化为一次次感动,深受感触的刘女士借着此次办理新业务的契机,为高妮彬、代本龙和张流东三人送来一面锦旗,表达感谢之意。
2020年,结束了长达5年居家照顾孩子生活的高妮彬,踏入职场成为一名电信营业员。初至岗位,面对补卡、宽带办理等电信业务,她曾经一窍不通,依靠店长的指导和帮助,高妮彬仔细记录业务流程和沟通话术,下班后努力学习和背诵产品业务说明,在一次又一次与用户的交流互动中,青涩与稚嫩渐渐褪去。
高妮彬凭借耐心、细心和用心,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更成为用户们口中亲切又信任的“小高妹”。
01 将“危机”化解为“升级”
前不久,家住梅陇三村的张阿姨来罗秀路营业厅办理拆机业务。此举立刻引起高妮彬的注意,于是,她上前询问原因。张阿姨是电信老用户,由于感到套餐流量不够用,速度也变慢了,便有了更换运营商的想法。
“得先理解用户的感受,顺着他们的想法,再找机会挽留,才不会影响用户感知。”经验丰富的高妮彬并未立刻推荐新套餐,而是就原先套餐的流量、网速等情况进行客观分析。随后,高妮彬又了解了张阿姨的家庭情况、房屋面积后,这才推荐了更合适的套餐。
高妮彬还得知,张阿姨喜欢旅游,对流量需求较大。“阿姨,这个套餐流量足够,可以放心使用,家人的手机卡也能绑进来,一起用流量。”高妮彬贴心的推荐建议,很快打动了张阿姨,她还把丈夫的手机也绑定在套餐里。
在办理业务时,高妮彬细心注意到,张阿姨对线上缴费并不熟悉,她向张阿姨演示了如何用支付宝或小程序缴费,一步步进行操作指导,并让张阿姨自主完成一次缴费操作。考虑到张阿姨上了年纪,高妮彬主动说:“以后要是缴费遇到问题,不用专门跑营业厅,给我打个电话,我过去帮您弄。”
02 “你来办业务,我来照顾宠物”
营业员,既可以是电信业务的服务员,也能成为用户寄托情感的“港湾”。在高妮彬接触的用户中,一位家住中梅苑社区的老年用户让她印象最深刻。
老人最初来罗秀路营业厅办理固话业务,与她一同来的还有一只小狗。随着老人来营业厅的次数越来越多,高妮彬在沟通过程中得知独居生活让老人深陷孤独,小狗是她生活中唯一的陪伴与慰藉。老人来营业厅并不是都是为了办理业务,有时只是想找人聊聊天。
得知真相的营业员们,向老人投去更多的耐心和关怀。由于宠物不得进入营业厅,有时老人办理业务,空闲的营业员就轮流牵着小狗在门外等候。有时高妮彬工作繁忙,没法第一时间回应老人的招呼,她也会在忙完之后,来到老人身边嘘寒问暖一番。
在高妮彬看来,服务就是“用真心换真心”的过程,电信营业员既能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也能成为用户的精神寄托,当自己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用户也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认可,这是属于营业员特有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