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始终充满着激情和活力,他斗志昂扬,敢于担当,永远迸发出军人的气息。为了脱贫攻坚,把幼小的两个孩子留给妻子,放弃家里的一切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他就是经历了17年的塞北军旅生涯,于2018年转业到中国电信运城分公司工作,同年8月受运城分公司党委委派至夏县祁家河麻岔村的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孙建雄。
麻岔村距离他家的稷山县大约有160多公里,其中有5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经常一个人开车在山路上颠簸,一次就需要4个多小时的时间。风里来,雨里去,从不喊苦叫冤,好几次风雪天开车,冒着生命危险按时上班。他经常进村入户,在农户家院,田间地头,与群众交流沟通,问村情、访民意,倾听群众对发展经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对村里的33户97个贫困人员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细致精准开展脱贫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目前全村的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抓党建、促脱贫,他就是一个“带头人”
转业前,孙建雄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多次立功荣获部队荣誉,多年来的部队培养和教导,他养成了朴实无华、埋头苦干的军人作风。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岗位的转变,使他清醒的认识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脱贫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就必须紧紧依靠当地党员干部。从他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建立健全了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制度,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头讲廉政党课,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同时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研究如何尽快脱贫致富的良策,为群众办实事,极大地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抓党建促队伍、办实事促民生,使该村的党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称号。
用真心、解济困,他就是一个“贴心人”
孙建雄经常这样说:“解困解难,要用真心、爱心和真情,去温暖每一位贫困户”,他也是这样做的。 他经常主动上门拜访贫困户,若发现有需要帮助的就主动立即给予帮助。贫困户张俊治肢体残疾,在走访中发现他的轮椅用铁丝绑着,他蹲在地上仔细查看发现轮椅支腿处断裂,就说这怎么行,我给你拉到市里修理一下,他驱车到市里修好后交给了张俊治,过了几天他看到轮椅又坏了。他就跑到县残联为其申请轮椅,县残联工作人员说张俊治的轮椅领取不到一年时间,按照规定不能领取新的,他又找到县残联的领导说明了情况,县残联的领导被他执着所打动,后来经过与轮椅厂家联系为他更换了一辆轮椅,他把崭新的轮椅送到张俊治跟前,张俊治感动的含着眼泪说:“你为了我的轮椅,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来回跑了好几趟,我真不知说啥才好!”,他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什么困难可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立即去做的”。他心里总是装着贫困户的一切困难和需求,发现贫困户王志、王天萧的听力不好,就主动到夏县残联协调打报告,领取了助听器,帮助他俩解决了生活难题。
麻岔村位于中条山的腹地,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村民反应看病困难,看病不方便等问题,他就记在心头,多方协调邀请运城市同德医院专家团赴该村进行义诊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医疗专家的热情服务。活动期间共接诊病人400多人,开处方200多张,医疗专家耐心细致为村民听心率、量血压、测血糖、做检查,开处方,对村民的健康咨询进行现场答疑解惑。村民们十分高兴,纷纷感动地说他就是我们的“贴心人”。
修水渠、润良田,他就是一个“治水人”
2019年他发现该村1200米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年久失修,已不能使用,村民庄稼得不到及时灌溉,造成减产。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立即给分公司汇报,经过分公司党委会研究决定修水渠由分公司出资麻岔村出力共同修建了1200米农田水利灌溉水渠。在建设期间,多次到现场监督检查监工,直到完工为止。水渠修成后,村民在源头矗立了一块小碑,命名为“天翼渠”。后来村民还自编了一首打油诗。内容为“天翼开山为修渠,渠成水到润良田。一槽碧波泽两岸,浩浩荡荡涌向前。古有大禹来治水,防止水患救苍生。今朝电信助脱贫,一条水龙为民生”。这就是对电信人的真实写照,群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治水人”。
他在麻岔村一守就是两年多,驻村期间经常呵护病人,维护权益,扫洁净院,关心群众,无微不至,为全村每个贫困户都能够过上幸福生活。他在用真心、真情和行动诠释着一个第一书记这个神圣而又亲切的称号,被麻岔村民动情地称呼“这是个好孩子,是一个扶贫路上最可爱的人”。(邹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