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国电信荣获国资委颁发的2013-2015年任期“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奖,这是继2010-2012年任期荣获“科技企业创新奖”后再次获此殊荣。
作为首批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企业,中国电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一直着力构建创新型企业,初步形成了研发机构、创孵平台、产品基地、基层创业平台“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既有效激发了内部创新创业活力,又为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研发机构为基础,推进技术创新
中国电信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研究院的作用,加强基础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运营支撑。逐年加大科技研发投入。2013年科技投入95.6亿元,2014年科技投入99.68亿元,2015年投入116.3亿元。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研发。围绕4G、光纤宽带等基础业务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战略性业务,开展技术攻关和储备。扩大对外合作。先后与清华、北邮等8所院校开展战略合作,与华为、中兴等设备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快速提升研发能力。
近五年,主导完成国际标准130项、行业标准137项,实现在三大国际技术标准组织的全覆盖;有效发明专利授权1119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优质工程奖,“移动互联网系统与应用安全实验室”成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以创孵平台为牵引,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2012年以来,中国电信逐步建立了包括一个平台、三大基地、多家实体孵化器的创新孵化体系:投资2亿元成立创投公司,作为创新孵化平台;建立北京、上海、南方三个孵化基地,面向内部员工开展创孵;建立上海、南京、成都、杭州等实体孵化器,面向社会开展创孵。
创孵体系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和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投资与孵化服务,吸引了众多产品开发团队和社会风险资本加入。基于内部员工创业的苗圃孵化共征集了8批次1600多个项目。其中,175个项目成功入孵,18个项目实现公司化运作,5家公司引入外部资本,取得了理想的股权增值倍数,有的项目甚至取得60多倍的股权溢价,培养形成了人数过百的创业导师队伍和近万人的创新人才库。在加快内部创孵的同时,积极引进社会团队入孵,利用中国电信的网络、渠道、客户等资源以及专业测试环境,引入创业邦、微软Bizspark创业计划和亚马逊云资源,帮助社会创业团队度过早期发展瓶颈。
以产品基地为纽带,促进研发、创孵与市场无缝对接
2011年以来,中国电信陆续建立了面向公众的视讯、游戏、阅读等8个移动互联网产品基地和支付等专业公司,面向政府和企业的医疗、教育、交通等16个行业应用基地,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南京软件园、深圳高新产业园等7个智慧双创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和公司利用研发机构和创孵平台的成果,促进研发运营一体化,同时向社会开放服务能力,与外部力量协同创新;初步完成“互联网+”能力布局,构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能力与资源。
在运营实践中,引入“特区”思维,对创新产品实施隔离运营和市场化结算,推进基地公司化、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8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基地和2家行业应用基地实现公司化,其中4家公司引入多家合作伙伴,融资7亿多元,2家公司实施了员工股权激励。
以划小承包为抓手,打造基层员工创业创新平台
2013年初,中国电信全面推行划小承包工作,调动基层企业和员工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一是划好责任田。将核算单元由区县公司细化到城市网格、乡镇支局、营业厅等,从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元开始,明确责权利,核算投入产出,根据产出效益进行利益分配,把每一个单元变成独立的自主经营主体。二是选好责任人。在“划小”基础上,打破岗级、资历、身份等限制,通过市场化竞争选拔承包人。三是建好责任制。赋予承包人自主用人、考核分配、资源支配等权利。同时,薪酬与业绩紧密挂钩,实现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目前全集团共有5万个划小单元实施了承包经营,承包率超过80%,并吸引万名管理部门人员下沉一线进行创业,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无缝衔接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为中国电信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创新发展的倍增器。“十二五”期间,主业收入年均增长6.6%,高于全球电信业0.8%的增长水平,高于国内电信业4.6%的增幅;由流量、互联网应用和ICT服务组成的新兴业务年均增长率超过27%,成为企业收入增长的第一“引擎”,占收比从13.5%提高到34.4%,企业创新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在国资委近四年的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获得A级。
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由2.0向3.0版本升级,突出智能牵引作用,凸显科技创新驱动,努力把中国电信建设成为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更好地助力网络强国、服务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