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工作的“冲锋号”。近日,沧州吴桥南魏村后街一座不起眼的小桥,成了中国电信驻村工作队心头最牵挂的事。接到村民反映该桥在汛期存在水土流失风险,桥面狭窄且可能塌陷,威胁行人安全的问题后,工作队迅速行动,将“民声”转化为“民生”工程,用实干筑牢村民出行的“安心桥”。
隐患即命令,一线察实情
这座后街小桥,是村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每逢汛期,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不仅威胁桥体结构,积水冲击更可能造成桥面塌陷,加之桥面狭窄,行人安全堪忧。村民的担忧,就是工作的方向。电信驻村工作队闻讯后没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多次深入现场,实地勘察隐患点,详细记录风险情况。他们深知,安全无小事,隐患就是命令。
合力谋良策,责任扛在肩
摸清情况后,工作队立即与南魏村“两委”班子召开专题会议,共商解决方案。会议气氛务实高效,大家围绕如何彻底消除隐患、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展开深入讨论。最终,会议明确了清晰的责任分工和具体的行动方案:由中国电信驻村工作队提供2.88万元专项工程资金,用于桥梁加固改造;村“两委”班子则全权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与后期维护,包括组织施工队伍、采购合格建材、严把安全质量关以及完工后的日常管护。政企同心,为办好这件民生实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工除隐患,旧桥焕新颜
工程方案精准聚焦隐患核心。筑牢“防洪墙”,采用坚固的水泥在桥面关键位置修建挡水墙。这道墙如同守护神,有效抵御汛期雨水的冲刷,从根本上防止水土流失,彻底消除因积水冲击导致桥面塌陷的重大安全隐患;拓宽“安心路”,精心选用红砖铺设拓宽桥面道路。拓宽后的桥面显著增加了通行空间,大大降低了行人交会时的风险,行人出行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这两项看似“微小”的改造,却蕴含着工作队和村“两委”对村民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工程实施后,后街小桥的防汛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村民日常出行的安全性更是获得了显著改善。昔日的“揪心桥”,如今成了村民放心的“安心桥”。
小桥连民心,实干显担当
南魏村后街小桥的修缮工程,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生动诠释了中国电信驻村工作队心系群众、扎根基层、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他们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迅速响应、科学决策、高效落实,与村“两委”紧密协作,将有限的资金精准投入到刀刃上,办成了一件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这座焕然一新的小桥,不仅提升了村庄基础设施的安全系数,更畅通了民心,筑牢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它是一座看得见、走得稳的“安心桥”,更是电信驻村工作队助力南魏村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石。这份聚焦民生、回应关切的担当,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南魏村的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了温暖而有力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