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这座英雄的红色城市里,除了纪念馆、革命旧址,还有一群“藏”在寻常巷陌的红色阵地——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的13个红色主题营业厅,正以“服务窗口+党史教室”的创新形态让红色教育“活”在群众身边。
沿汉口中山大道踱步,一栋百年建筑的外墙烫漆字牌格外醒目——“汉口电话局旧址”。今天,这里的一部分为中国电信武汉天津路营业厅。走进营业厅内,党旗在展柜旁舒展,1949年5月16日的《新武汉报》复印件(头版《电信局完整接收》)、地下党员“宁死不拆一根线”的工作笔记、20世纪40年代老电报机与2025年5G-A终端并列陈列,历史的厚重与科技的跃动在此交融。
“我们把营业厅设在红色遗址旁,就是要让用户在办业务时能追思革命足迹。”天津路营业厅店长指着展柜里的老物件介绍,“这台老电报机曾参与解放区通信组网,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地下党员用生命守护通信设备的故事。现在,每天都有市民驻足观看,有老人回忆当年拍电报的往事,有年轻人用手机记录展品,红色文化就这样‘活’进了日常。”
从老城区向南,洪山广场营业厅的“红色通信发展史”主展墙前,一群小学生正用VR设备“穿越”到1949年的电信机房,体验“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以前觉得党史离我们很远,现在在营业厅就能‘触摸’历史!”五年级学生小雨摘下VR眼镜,眼睛亮晶晶的。
这抹“红色”不仅是展陈,更是服务的底色。营业厅内,“爱心翼站”工作人员为外卖员递上绿豆汤,“一键通”设备帮助老人联系子女,墙上贴满居民手写的感谢卡:“帮独居老人装智能水表,漏水自动报警,贴心!”“党建引领不是口号,是把红色文化融入每一次服务。”洪山广场营业厅店长坦言:“现在用户来办业务,常说‘你们这厅不仅能办事,还能学党史’,这就是我们最骄傲的‘成绩单’。”
在中国电信武汉蔡甸分公司营业厅,“党员突击队”旗帜和“云监工”摄像头分外醒目,吸引了不少目光。如今,它们的原件分别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电信为火神山医院开通了高速5G网络,并与央视频打造了亿万人关注的“云监工”。这背后,是中国电信广大党员、团员对党忠诚、无惧风险,与时间竞速的身影。“这些老物件是‘根’,但我们更想用科技让‘根’发新芽。”店长指着正在调试的AI设备介绍,“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展区应用更多的数智科技,让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使红色历史‘活’起来,实现技术创新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共生共融。”
从百年建筑里的电信遗址到社区服务中的民生温度,再到数智技术赋能的创新探索,武汉分公司的13个红色营业厅,正以不同的形态诠释着同一个主题: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正如一位参观的市民所言:“在营业厅感受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的光芒,这份体验比想象中更亲切、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