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诈骗手法快速迭代、技术对抗升级的严峻形势,江苏盐城公安、中国电信盐城分公司深度协作,以“盐城公安域名拦截系统”为载体,构建覆盖全链路、全端口、全协议的智能反制体系。该项目凭借技术创新突破和显著实战成效,获得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子能力补贴,项目团队获得专项激励,成为反诈技术领域的标杆案例。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狙击。传统基于DNS解析的拦截技术受限于网址库容量、非标端口识别和子域名精准匹配难题,该项目调用电信集团“翼安反诈平台”能力,结合动态特征识别模型,在无须串接网络设备的前提下,破解了“覆盖不全、拦截滞后”的行业痛点。
从单点封堵到全流程建模。项目团队深入剖析诈骗产业链条特征,构建覆盖“广告引流、下载分发、诈骗落地”全流程的13类诈骗模型库。目前系统已积累1.3万个成熟模型,支持对超5000万子域名的毫秒级精准拦截。
从人工研判到智能进化。系统建立案件特征提取、模型训练、策略下发、效果验证的闭环机制。每当发现新型诈骗网站,从识别到全网拦截仅需15分钟,较传统人工处置效率提升90%。自上线以来,系统历经22次模型迭代,累计识别涉诈主域名超1400万个,拦截活跃域名361万个,日均阻断诈骗访问500万次。系统保持100毫秒内完成拦截响应的稳定性能,宽带与移动用户拦截成功率均突破90%。
该项目按照“公安主导+电信支撑+技术赋能”的协同模式,由公安机关提供案件特征数据,电信运营商负责网络层技术部署,双方共建策略管理平台,实现涉诈网址库电子签章认证、分钟级策略同步。作为中国电信原子能力体系的使用者和参与者,该项目不仅支撑反诈业务,未来还可快速扩展至网络赌博识别、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等领域。此次获得集团补贴,正是对其技术通用性和社会价值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