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王诤传(连载五十三)
鲁之玉 于致田 张伯义 2019-06-28 《王诤传》
分享:
   


(中国自动化防空系统 刘川摄)

推进战略指挥网自动化系统建设

20世纪50年代,美国建立了北美自动化防空系统,苏联也积极发展自动化指挥系统。王诤敏锐地预见到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发展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意义。早在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会议时,王诤任军事电子学规划组组长,他当时即提出,在发展航天事业的同时,要抓紧发展以防空自动化为龙头,带动计算机、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建议,得到周总理的赞许,被列入规划。

规划确定之后,王诤提出以任务带学科、以任务带技术的方针,即把自动化防空系统的科研试制作为国防装备的一项重要任务,规定完成时间,确定所需经费,以命令的形式下达。1959年11月25日,中央批准了这一工程,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王诤任组长。

王诤主动承担这一涉及多学科、高技术与现代化作战指挥相结合的复杂工程,当时引起许多非议,认为条件不具备,是吹大牛、放大炮、头脑发热。王诤坚信,方向对头了,目标找准了,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他亲自领导这一工程的攻关大会战,组织了相应的专门科研机构,调动大多数工厂参与协作。围绕这一龙头的电子计算机、半导体、信号录取、雷达、通信、控制等新技术的攻关,齐头并进,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过几年奋战,各学科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1966年完成了工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模拟实兵引导、拦截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不幸的是,十年内乱,项目停顿下来。1972年,王诤刚被解放出来,还没有恢复工作,就急切地过问这一项目的情况,决心重整旗鼓,坚持再干。在王诤的组织领导下,订出了具体目标,首先要在1974年前建成一个雷达团的情报半自动化自动处理中心,即建成由北京至承德线上雷达和机场的半自动情报传送系统的试验线路。这一任务得以按时完成。试验证明,防空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1974年,在王诤的倡导下,四机部与空军联合召开了自动化防空系统工程会议,整顿恢复了自动化防空系统的研制工作,使这一工程纳入了正常的计划和工作渠道。1975年,当王诤得知法国可以向我出售其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全套设备和技术时,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商请有关部门报告国务院、中央军委,请求批准进口这一系统。王诤认为,这一系统虽为民用,实际上是军民结合的较先进的对空自动化指挥系统。对类似的设备,美国是封锁很严的。这一系统引进后,在北京至南京之间安装使用,一次试运行成功。通过对全系统的资料分析,证明这套设备系统对我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的研制起到了借鉴和促进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王诤认为,研制我军战略指挥网自动化系统工程的条件已经具备,因而向中央提出了研制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报告,报告于1978年1月得到批准,成立了国务院、中央军委战略指挥网自动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王尚荣、王诤牵头。领导小组成立后召开了几次大的协作会议,制订了近期和远期建设规划,确定了以建立自动化指挥专用保密电话网、公用自动电话网、自动化数据交换网、自动化情报传递网、作战文书自动化处理系统等具体项目和内容,安排了科研试制所需设备,下达了关于建立空军一个雷达团防空自动化情报传递处理系统,以及北京军区至二连地面部队情报自动化传递处理系统的试点任务。

王诤在四机部组织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攻关领导班子,全面指挥协调有关研究所和工厂的攻关研制工作。这时,王诤已经知道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医生在会诊时,不知道他懂英语,用英语交谈他的病情,全被他听懂了:癌症晚期已扩散)。他找有关人员多次强调以下间题:这是一个花费很多的国防工程项目,一定要严密组织,少走弯路,减少浪费;这是一个战时党政军共同使用的指挥系统,平时由军队牵头建设,战时要保证党政军的统一指挥;对于通信规范,诸如码元标准、数据标准、图文格式、汉字化标准、词汇标准、图文传输标准、录入读出标准、各系统的接口标准等等,必须是党政军绝对统一,不能各搞一套;整个系统的硬件设备,必须能兼容通用;要解决好远程警戒雷达,解决好在战场上对车辆、部队活动的侦察雷达,不然情报来源就困难;要大力发展声、光遥感技术,在第一线建立遥感侦察站,以增强地面侦察的及时性与可靠性;要大力发展红外技术、激光技术,扩大各种兵器自动控制的使用范围;要大力加强战略及电话保密机的的研制;要大力发展大屏幕显示技术;要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这是自动化指挥的核心;要大力发展通信和自动化管理技术,这是整个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基本保证条件等等。王诤对上述众多重要的技术攻关项目,分别作了落实安排,反复强调四机部要全力以赴,作为头等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王诤对我国战略指挥网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建设,从提出建议、审批方案、组成方案论证、项目落实,到许多重大决策的制订,呕尽了心血。王诤未能见到这项庞大系统工程的完成,但他为我军战略指挥网自动化工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这一强烈愿望已经变成现实。

(未完待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