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王诤传(连载五十一)
鲁之玉 于致田 张伯义 2019-06-06 《王诤传》
分享:
   

1959年,王诤等在莫斯科与前苏联谈判引进技术项目问题(左起:钱文极、刘有光、王诤、林爽)

扶植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在时时关心直属院校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王诤对一些全国重点大学电子工程系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也表现出十分关注,积极支持其发展壮大。

在建国初期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过程中,清华大学的理科、文科、医科、航空、钢铁等院系相继调出,本校显得很空虚。清华大学当时的苏联专家甚至提出把清华大学办成以土木工程为主的大学。对此,校方很不以为然,并研究决定于1952年底将无线电电讯专业从电机系中分离出来,组建了无线电工程系,孟昭英教授出任系主任,吴佑寿任秘书。

为了使新成立的无线电工程系站稳脚跟并求得发展,系里决定寻求国家和部队有关方面的支持。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集解放军通信兵、国家电讯工业局和邮电部领导于一身的王诤。孟昭英教授等决心登门拜访王诤。二人一见如故,王诤当即表示支持无线电工程系的发展设想,并对孟昭英教授为国家培养无线电专门人才的抱负给以热情赞扬。孟昭英颇有相见恨晚之感,进而提出能否调拨一些通信、雷达设备和无线电器材,以作为示范教具。王诤做出了积极、使对方满意的答复。日后不久,一一到位。

孟昭英满载而归,当即向清华大学校领导做了汇报。他对系里的老师们说,王诤部长没有官气,像个学者,颇有个人魅力,自此之后,王诤一直关心、支持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建设和发展,并迅速将其办成清华最大的一个系。

1953年前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学生的实习安排遇到困难,由于部分学生家庭出身的原因,作为国防工业组成部分的无线电工厂,不予接待。为此,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专门写信谋求支持,经王诤批示同意,终于得到解决。

1958年,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改建为无线电电子学系,增设电真空、半导体、电视等专业。王诤虽已调到国防部五院工作,但与校方的联系从未终断,还让该系的教授参加五院的学术、技术活动。

由于王诤及后来孙俊人的关心,清华无线电系的老师一直参加中国电子学会的各种学术活动,并在其中担任副理事长、常务理事。通过所有这些活动,对扩大该系师生的视野,树立为国防建设服务的观念,起到了很大作用。他们继而又认识了张爱萍、安东、周凤鸣、段俊、周文盛等人,对该系很快发展起来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982年,该校成立了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为李志坚教授。电子工业部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1984年,这个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1996年,组建清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下属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三个系和一个微电子学研究所。至今电子工程系仍然是全校最大的系,是人均经费最多的系。

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李传信教授感受颇深。他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的发展同王诤有重要的关系。在我国,在领导干部中,对电子科学、电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王诤属第一位。像我们这些人,非常怀念他。他思想开放,心胸开阔,没有部门之见。实际上,并非王诤对清华大学情有独钟,而是表明他对无线电电子学的重视。清华无线电系与电子工业部的关系是始终是十分密切的。

王诤重视电子教育是一贯的。就是在1972年他刚刚恢复工作的时候,也是如此。当时,教育部有关领导要砍掉32所大学的无线电系或专业。王诤据理力争,避免了电子教育战线的一场新的劫难。他说:“这32所大学的无线电系或专业,你们不要,四机部全部接收下来。”以后,在经费、科研项目安排等许多方面,给这些院校的无线电系以有力的支持,保留、发展了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师资力量。

(未完待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