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晨被智能音箱唤醒、上班人脸识别打卡,到办事不用跑窗口的“掌上政务”、购物时精准的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正从技术概念加速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此外,工厂里的机器人替代重复劳动、医院AI辅助快速诊断、课堂智能设备因材施教……“人工智能+”已在千行百业,改写着生产、服务、管理的底层逻辑,让整个社会朝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加速迈进。
近日,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指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筑牢智能根基 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
人工智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大智能算力支撑。天翼云作为云服务国家队、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构建了云智一体的算力服务体系——息壤,形成“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全面开放的智能云服务,为全社会提供普惠化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
在算力层面,天翼云面向AI适度超前布局云网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4+4+31+X”的云资源布局,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构建了“中心-省-边缘-端”的四级算力体系,提供云网融合、普惠泛在的国家云服务;打造长三角和京津冀智算数据中心(AIDC)两个万卡集群,并在广东建设了全国首个商用超节点集群。通过自建算力并高效调度多方算力,天翼云为广大客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算力服务。
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重要载体,正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天翼云息壤智能体服务,覆盖政务办公、企业知识库、教学科研、商务投标、软件研发五大核心场景,并引入业界优质的100多款智能体,构建繁荣的智能体生态,为千行百业装上数智化转型的“智慧引擎”。此外,天翼云还推出息壤智算一体机、息壤科研助手、天翼AI云电脑等丰富的智算产品体系,为“人工智能+”落地提供广泛支撑。
深耕行业场景 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千行百业
依托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广泛的智算资源布局,天翼云聚焦与民生紧密相关、对产业升级至关的重要领域,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落地生根,以坚实的智能算力底座和丰富的应用生态,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在政务领域,天翼云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加快技术突破,与DeepSeek深度融合,为政务转型构筑坚实的智能算力底座,助力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成功部署DeepSeek-R1满血版(671B参数)大模型,为东莞政务系统提供了性能卓越、安全可控的智能算力底座,推动了东莞市政务工作在效率、成本、服务层面的全面优化,为“数字东莞”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工业领域,天翼云助力中国石化成功实现了基于国产化算力的DeepSeek大模型部署,使中国石化成为首批完成DeepSeek大模型在进口与国产化算力双环境下,利用国产化自主可控训推平台成功完成验证测试的央企。此次合作不仅为中国石化的人工智能应用注入强劲动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更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有益探索,助推行业技术革新与效率提升。
在农业领域,为了改变原有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让渔业生产更加可控,天翼云与某高校合作,打造数字孪生海洋牧场,依托息壤强大的算力调度能力,助力该高校研究团队对海洋牧场中的筏式养殖、网箱养殖、人工鱼礁养殖等场景进行孪生重现,实现数据实时监测、场景实时孪生、危险问题实时告警和海底画面实时监控,为整个海洋牧场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工智能需求持续释放、应用场景加速涌现,“人工智能 +”已成为重塑产业格局、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向纵深推进,天翼云将继续夯实智能算力底座,携手广大生态伙伴,共同赋能行业升级转型,助力中国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稳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