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置身“云端” 村民更加安心了
2022-06-17 澎湃新闻
分享: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今年也是汉中市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数字技术在各县区加快“进村入户”。

通过信息化赋能,借助中国电信的先进信息技术,数字乡村建设在南郑区成效初显。政企合作建设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已成为平安乡村的“雪亮眼睛”、村级管理的“得力双手”、群众生活的“灵活耳朵”,在以数字经济撬动乡村振兴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平安乡村的“雪亮眼睛” 

在南郑区新集镇许营村道旁连片的奶油南瓜地里,宽大的层层叶片遮住了正在茁壮生长的果实。种植户家就在路对面,看见有陌生人进去主人也不言传。“地里头四周都有监控哩,不怕偷。农忙的时候还能看看帮工偷懒了没,方便着呐。”

新集镇作为南郑区首个“数字乡村”示范镇,农民的生活更数字化了,也更安全了。依托“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该镇建立起了镇、村两级综治管理中心平台,对全镇29个村(社区)主要路段、沿街商铺人员密集场所,以及背街小巷、村民私宅重点部位接入高清摄像头2600余个,村民组安装覆盖率达80%以上,在线率始终保持90%以上,为群众织起一张安全牢固的监控防护网,解决从村到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治安全靠狗,交流全靠吼。”南郑区两河镇综治办主任芦冰形象地形容没装摄像头、没搭建起“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前的“工作模式”。现在的两河镇,公共区域、重要交通路口、居民房前屋后,都安装上了监控。“治安环境肉眼可见的变好了,”芦冰笑言:“高清摄像头成了一双双保护村民安全的‘眼睛’,监控画面直接连接到数字大屏上,各个村上的情况一目了然,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

截至目前,南郑区共计14170个视频监控点,作为公安“天眼”系统的有力补充,正在社会治安、创卫巡防、看老护幼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村级管理的“得力双手” 

在南郑区两河镇数字化服务中心,一张几米见方的智慧大屏上不停“奔跑”着人口、党员、产业等数据。通过一张大屏,党务、政务、村务的整体情况一览无余,公开透明,乡村治理变得“耳聪目明”。智慧大屏的另一端,连着各村委会和千家万户,按照网格化管理,每家每户都纳入智慧系统,实现了人员动态实时掌控、精准管理。

每到夏季,最让两河镇镇村干部牵心的就是防汛工作。两河镇属于浅山丘陵地带,全镇有34户71人居住在靠山临河地段,属于“四边三撤”人员,一遇暴雨就需转移安置。“有的村子很偏远,开车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现在我们在34户房屋周边都按上了监控,我在手机上讲话,对方就能听的清清楚楚,有危险能第一时间撤离,我们管理起来方便,群众的安全也更有保障。”芦冰说。

“有了云广播,通知村民做核酸就方便多了。后期我们还将安装AI摄像头,如遇可疑人员,设备将及时预警,能帮我们守好‘三道门’。”该镇三门村村支书杨有春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云防疫”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除了“两防”工作,“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还能助力乡村旅游。南郑区濂水镇在网红地安装了公共监控,可随时监测游客数量,如果达到容载量上限将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将采取措施控制人流量。

芦冰介绍,后期他们还将增加视频会议业务,搭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视频会议系统,真正让“智慧平台”成为村级管理的得力双手。

群众生活的“灵活耳朵” 

在中国电信陕西汉中分公司签约村镇一体化推进“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的过程中,不时有村民反映,“县上有电视台,咱们镇上、村上能不能也有个电视台,说说我们身边的事。”

“村民们的需求就是我们技术延伸和拓展的方向,”中国电信陕西汉中分公司副总经理郝长春介绍道,公司依托原有的IPTV资源优势,搭建起了本地化信息数字平台,涵盖当地镇政府新闻汇总、通知公告、信息公开、电子商务、特色旅游等,这个名副其实的“乡镇电视台”,可以把本地资讯第一时间送达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

在一个个电视屏幕的方寸之间,人性化、适老化的设计展露无遗。看戏听书、金色学堂……老年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点进一个个模块化的栏目,直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讯和娱乐。在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上网课成了当时主要的学习状态,“云电脑”功能让电视直接变成电脑,在电视上就可以上网连接云课堂。对于在外务工的人员来说,安装了监控以后,家里老人、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手机屏幕不仅能够直接看到,还能和远在故乡的家人们实时语音对话。

中国电信陕西汉中分公司表示:将继续探索、优化技术和服务,丰富信息化产品,在农业生产智能化、农民生活智慧化、乡村治理信息化方面做更多的延伸和拓展,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