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中国电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共筑美好小康生活”主题报道之四 从“输血”到“造血”探索产业﹢就业扶贫长效脱贫机制
晓镜 2020-01-08 人民邮电报
分享:
   

在扶贫工作中,让贫困人口一时脱贫易,一世脱贫难。尤其是对于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如何让贫困群体真正具备长效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很多扶贫主体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方面,中国电信摸索出了一条产业﹢就业扶贫的创新路径,即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并通过促进就业提升贫困人口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实现可持续创收。

产业扶贫:精准扶持产业,拔掉致贫病根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在助力脱贫攻坚的路上,中国电信深知这一点,也在不遗余力从根上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助力消除贫困。

广西田林,四川木里、盐源,新疆疏附,这四个中国电信定点扶贫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中三个位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它们自然资源不同,也各有致贫原因。为帮助这四个县成功脱贫,中国电信因地制宜,与当地政府合作多方调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各有侧重的产业扶贫策略,精准锁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助其成功走上了产业脱贫之路,为当地民众长效脱贫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广西田林的姬松茸、油茶、芒果,四川木里的羊肚菌,四川盐源的糖心苹果,新疆疏附的大枣和杏子……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正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备受消费者喜爱,同时也给当地一度贫困的人们带去了新生。

这背后是中国电信和当地政府的数年探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中国电信在产业扶贫方面做出的周密、系统、可持续的部署。2018年以来,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中国电信深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解决贫困人口脱离“等靠要”式脱贫的治标之法。为此,中国电信聚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能够增强当地造血能力的长效脱贫方式,明确每个定点扶贫县与所在省公司、1个经济发达地区省级公司、1个集团部门结对帮扶关系,形成“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中国电信“1﹢ 3”定点扶贫帮扶小组。各帮扶小组积极动员华为、中兴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协调广东农垦集团等涉农龙头企业,在4个定点扶贫县引入近百家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共计引入产业投资超1亿元,落地24个帮扶项目,为当地贫困群众就业脱贫、稳定增收探索了新路子。

比如,2018年以来,中国电信集团网络发展部、广西公司和广东公司组成帮扶小组,对国家级贫困县广西田林县实施结对帮扶。帮扶小组协调产业链合作伙伴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千万元,打造具有中国电信特色的产业扶贫园区。帮扶小组结合田林县自然资源禀赋,实施油茶林低改项目,预计建成1000亩的高产油茶林。实施姬松茸种植项目,预计建成760个姬松茸种植大棚,实现年产鲜菇4000吨、产值3600万元,解决约350户800人(贫困户约占50%)脱贫致富问题,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脱贫成效。 

此外,中国电信还摸索出了贫困县结对互助发展的新路子。2019年,中国电信通过精准扶贫电商平台天虎云商,架起新疆喀什疏附县与四川凉山盐源县这两个相距数千里的“贫困县”产业对接大桥,在核桃产业领域开展了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合作,签订了500万元的盐源县核桃产业合作协议,让有着前端种植优势的盐源县企业,与通过中国电信消费扶贫帮扶发展、有着后端销售优势的疏附县企业疆果果签订核桃供货协议,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产业互助,助力两个县贫困人口共同脱贫。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福建宁德寿宁下党乡,中国电信结合当地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为民宿提供宽带、固话等信息服务,同时在下党乡8个村以益农社为载体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载农业信息运营管理平台,将益农信息社打造成村级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和农村便民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各种信息便利的同时,助力生活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

新疆喀什疏附县萨依巴格乡14村是深度贫困村,该村300多亩的十年生老灰枣园挂果量少,单果果重轻,果型、口感不佳,市场销售难,中国电信扶贫工作组引入新品种“七月鲜”鲜食大枣,嫁接枣树当年改良当年收益,从亩产收入不足300元提高到1200元,被乡、村政府领导誉为“为农民造血的产业扶贫”。此外,中国电信累计投入资金176万元,在喀什疏附县铁日木乡建成3600平方米的4个集中式晾晒场,单个晾晒场可以一次性容纳近200吨的鲜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杏干晾晒难、质量差,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如今,中国电信定点扶贫的新疆疏附县,村民们养牛、养兔子、种牡丹、开办服装加工厂和纺织厂……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也是难中之难。中国电信甘肃公司选准产业扶贫方向,将产业扶贫计划归纳为“薯、蔬、果、药、牧、渔”这6大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地方特色产品等,通过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让产业围绕脱贫布局,让脱贫融入产业发展,真正把贫困群众嵌在产业链上,实现了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一举两得。“种药材比种别的什么都强。这几年,我靠种药材不仅脱了贫,还让儿子建立了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脱贫。”甘肃礼县草坪乡的王周朝2018年仅当归一项纯收入就有几万元。电信的驻村干部们以“合作社”为龙头,突出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特色致富产业,村上逐步实现了产业规模化、村组绿色化、环境优美化、农民专业化,创建药材之村、旅游之村和美丽乡村,到2020年,贫困户将实现全部脱贫并整村脱贫。

就业扶贫:激发创收活力,填充“空心”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就业,“产业﹢就业”的联动发展不仅让贫困地区具备了可持续的脱贫能力,同时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的社会难题。更多外出打工的青壮年选择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增添助力。而更多农村人的直观感受是,中国电信这种“产业﹢就业”联动扶贫的机制,在显著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同时,给了他们一个更“圆满”的家,让更多农村的老人和孩子不必再忍受长期和亲人分离的痛苦。

在四川凉山,中国电信扶持发展当地的核桃产业,相关公司承诺组织合作社或种植户参与生产,并承诺在去核桃青果皮、裂壳、烘干、分选、包装等初加工环节,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或低收入人员,解决盐源当地贫困人口就业问题。

地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比纳木村,是深度贫困村。中国电信新疆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创新性地通过“一二三”产联动,陆续建起了托养合作社、创业集市、蔬菜大棚、服装加工厂等。现在,全村163户贫困户家中至少有一人实现了就业。

广西田林浪平村村民杨秀美,本来夫妻二人在外务工收入还不错,不幸的是,父亲一场病后,没法再帮忙照顾三个年幼的小孩,他们只能回乡。杨秀美在中国电信援助的姬松茸项目中种植了6.3个大棚,由于头脑灵活肯钻研,成为棚产量最高的“土专家”,预计全年收入可达23万元。中国电信在广西田林援建的一期姬松茸项目带动贫困户11户47人种植,带动贫困人口临时务工150多人。目前,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大棚正在建设中,附近村子的外出务工劳动力看到首批项目的收益情况后,纷纷表示想回乡,并且抢着预订大棚。浪平镇政府负责人表示,姬松茸产业发展起来后,显著促进了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回流,使得当地农村“空心化”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对于目前尚未形成“产业﹢就业”联动发展的地区,中国电信坚决贯彻中央“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的工作要求,制定就业扶贫专项政策,鼓励各单位直接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给予不占用本单位用工编制的政策。

2018年12月,青海久治县举办中国电信帮扶久治县就业扶贫专场招聘动员会,3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完成入职手续并分赴藏区各分公司就业。此举得到中共果洛州委和州政府的高度肯定,州委工作通报指出:“这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青海公司助力扶贫‘就业一人、脱贫一批’的有力举措。”

2020年底之前,中国电信将持续实施“百村千人”就业扶贫项目,计划在4个定点扶贫县500余个行政村,每个村建设1个村级信息服务点,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帮扶机会。目前已完成全部信息服务点建设,带动517户贫困户就业,通过一人就业,实现全家脱贫。

*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实现全面小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描绘出亿万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图景。中国电信摸索出的“产业﹢就业”联动扶贫模式,不仅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提高了收入,告别了贫困,同时也让更多家庭得以团聚,不再长期分离。如今,中国电信正在将长期实践摸索出的扶贫经验推广到更多地区,惠及更多贫困人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