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用数字技术稳稳托起“中国饭碗”
韩永军 张佳丽 王春晖 阎超 2022-03-10 人民邮电报
分享:
   

本期聚焦: 

信息通信服务保障民生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习近平

早春时节,农田万顷,万物复苏。

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释放了强烈的依靠先进科技技术重农抓粮的信号。信息通信业要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加快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步伐,将传统农耕技术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助力农业推出更多高产稳产优质作物新品种。

数字技术强力支撑智慧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多年来,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资本、技术、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集聚。乡村地区虽然土地与自然资源较丰富,但在缺少资本、人才、技术的情况下,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一些特色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开发。而且,农产品产地与消费市场之间的物理距离较远,受限于某些设施条件,部分乡村地区仍存在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产业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可突破时间、空间局限,数字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以5G技术支撑粮食安全为例。目前5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87%的乡镇镇区。5G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全面覆盖,必将为实现智慧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5G网络环境下,各类农业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高效,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之间的农业信息能够在畅通的交换与传递中实现高度整合,从而有效解决传统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中信息横向交流障碍重重、信息传输时效性差、信息共享性不足等问题,打通农业信息交流的节点,提升农业信息综合利用效率。此外,5G技术带来的海量信息资源,为农业精准化生产管理提供有效支撑。在传统农业中,经验占据主导地位,粗放的经营方式更多是建立在传统经验基础之上,这就导致在农业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但在5G技术的支持下,海量的农业数据成为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经验逐渐被精准的数据替代,如农业综合服务云平台可以整合气象信息、作物与土壤信息、管理信息、市场流通和消费信息等,并经过大数据的综合运算分析,为农业生产者与管理者提供精准、精细的数据支撑服务,进而让农业生产管理过程更加智能高效。

5G技术引导农业进入互联网、物联网体系,进一步打破了农业发展在空间上的局限,依托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缩短了从生产到销售的距离,推动了“农业﹢电商”模式的构建。在5G网络环境下,农村的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网上流通渠道监测数据收集体系逐步建立,消费者可以直接与农户建立联系,并依托5G网络环境实现对配送过程的精准监测,这一发展模式必将进一步开拓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专家指出,传统农业的生产环节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低,运行方式粗放,产品附加值也不高。经过数字技术赋能后,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模拟、优化,可以大幅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农产品附加值也得以显著提升。而且,数字经济还催生出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模式,让城市消费者对农业生产有更直接地参与和体验,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对土地质量、化肥农药用量、金属含量等进行跟踪、追溯和评价,进而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质优则价优,价优则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数字技术有效保障农业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专家指出,当前,育种技术在革新,人工智能、大数据在一些农业育种中也有利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大数据技术深度运用到育种工作中,有的已经进入育种4.0时代。但是我们仍然处在常规育种向分子育种过渡的2.0时代,我们差不多跟这些发达国家差了一个时代。

如果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可以为种源安全贡献力量,那么,5G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农产品质量溯源工程建设,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专家指出,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为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就必须从源头上做好安全管理。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5G技术优势,促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RFID技术、二维码标识等技术在生产、流通、仓储、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生产环节的安全意识,提高质量监管效果。5G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农业全程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在技术支持下,消费者可以从农产品的源头查起,全面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确保安全可靠;监管部门可以针对追溯体系提供的信息数据做出安全预警,并对问题产品进行召回,严查安全生产责任,进而形成全面覆盖、多方联动的安全监管机制。

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依法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构建,可以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互联网﹢社区”“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在农村的推广,有利于基层法治化水平提升和有关矛盾化解。另外,依托数字技术的远程教育、智慧医疗,对推动城乡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化,提升乡村人口素质和社会保障水平也具有积极作用。

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依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建立“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科学开发特色文旅资源,有利于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于吸纳返乡就业的劳动力以及乡村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都具有积极意义。

数字技术强力赋能现代农业。尤其是随着5G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覆盖,必将为实现智慧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农业信息化发展必然会呈现出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发展趋势。

政府工作报告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

·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集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

工信部APP专项整治呵护用户权益

近日,有网友和媒体反映部分网站在用户浏览页面信息时,存在强制要求下载APP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核查,并于日前召开行政指导会,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整改。会议要求,相关互联网企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时刻把维护用户权益和改善服务体验作为赢得用户的根本,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在用户浏览页面内容时,一是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推荐下载APP时,应同步提供明显的“取消”选项,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二是无合理正当理由,不得要求用户不下载APP就不给看,或者不让看全文。三是不得以折叠显示、主动弹窗、频繁提示、降低体验等方式强迫、误导用户下载、打开APP,或跳转至应用商店,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APP与广大用户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个人信息安全也成为亿万用户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高度重视广大用户的切身权益保护,立足主责主业,重点聚焦违规调用手机权限、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大力推进APP专项整治。

完善制度法规,坚持依法治理。去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进一步细化有关要求,工信部研究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推动制定《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等相关行业标准,为APP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政策和标准保障。

聚焦热点难点,强化专项治理。广大用户“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就是工信部关心和整治的重点。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开屏弹窗信息“关不掉、乱跳转”问题,工信部开展了专项整治,推动主要互联网企业基本解决了这些相关问题。尤其是在重要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工信部聚焦假日出行、住宿等民生服务类APP开展专项检查。去年全年,累计开展了12批次技术抽检,通报了1549款违规APP,下架了514款拒不整改的APP。持续净化APP生态。

加强技管结合,依靠科技治理。目前在架的APP数量达到数百万,必须进一步强化技术检测手段建设。去年工信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大幅提升了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自动化检测能力,累计对208万款APP进行技术检测,基本实现了对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APP的全覆盖。

引导行业自律,注重源头治理。去年,工信部组织相关协会,多次召集互联网企业召开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会,面向近千家企业组织开展了16次培训,督促企业强化红线意识,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从源头推动企业合规经营。

提升服务感知,强化创新治理。去年,工信部聚焦影响用户服务感知的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了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简称“524”行动,督促企业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双清单”,完善手机隐私政策和权限调用管理,提升客服服务能力,形成服务提质和感知提升良性互动。

数字法治保障民生福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分别于2021年9月1日和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与此前生效的《网络安全法》共同形成了数据治理法律领域的“三驾马车”,成为营造良好数字社会生态的三大法治基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呵护数字民生的举措,需要把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网络已经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安全的威胁正在向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实践表明,我国《网络安全法》为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其次,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数据安全,在数据对各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同时,数据风险与数据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安全与数据治理,不仅关乎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开发利用,而且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公民隐私等休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目的为出发点,以数据治理中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作为切入点,抓住了数据安全的主要矛盾和平衡点,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基础性法律。

最后,个人信息涉及自然人的人格权和财产权,在网络环境下,公民作为信息内容的主体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个人数据和信息,无法了解自己的信息和数据在何时、何地被何人以何种方式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保护法》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部新兴领域立法,其核心不在于“个人信息”本身,而在于规范个人信息的处理活动,在确保个人敏感信息不受侵害的基础上,促进个人信息的依法合理利用。

增进人民福祉是数字社会的本质要求,脱离了数字社会的本质,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是构建安全数字社会生态体系的三大法治基石。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想真正营造良好的数字社会生态,绝不仅仅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构建包含以法律为保障、以道德为支撑、以诚信为基石、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的价值体系。

51.2万 

“村村通宽带”造福百姓

电信普遍服务向纵深推进,去年,全国51.2万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帮助更多人搭上“数字列车”。面向农村脱贫户等特殊群体,开展精准降费等相关工作,累计让利超过80亿元,大幅降低了网络使用成本。

227家 

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务

工信部组织227家网站和APP完成改造,推出了字体放大、语音引导、“一键直连人工客服”等多种具有特色的功能,指导终端企业为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设计生产服务提供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7×24小时 

便民服务助力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影响着全国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疫情防控通信保障,组织相关信息通信企业推出“不停机保联系”“不出门办业务”“云会议畅沟通”等优质服务。我国信息通信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疫情严峻时,通信企业提供7×24小时服务,以多种便民服务践行防控决心,与全国人民共战疫情。

15.5亿次 

全国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

过去一年,各地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不断提升技术反制能力,全面加强预警劝阻,共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65亿元,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诈骗短信17.6亿条,避免2337万名群众受骗,筑起一面面坚实的“反诈神盾”。

5G应用安全 

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出台,设立国家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的管理制度,打造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提升5G应用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实施车联网卡实名登记管理,车联网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优化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