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羊都系好带子了吗?快去再检查一遍!”四月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昆仑山的薄雾,和田地区恰哈乡乌库村的牧民阿卜杜便带领家人起床忙碌,为转场的绵羊系上彩色标识带,做着出发前最后的准备。这些“雪山精灵”经过冬天漫长的等待,即将踏上百公里外的夏季牧场。而在这忙碌的景象后,在牧民头顶百米的山梁上方,一群背着设备的“特殊牧民”也正在碎石中跟随前行——中国电信和田分公司的通信保障员们正在与时间赛跑,要赶在央视直播前为这片“信号盲区”织就一片“数字网”。
每年春天的此时,新疆和田恰哈乡的牧民都要驱赶着百万头牲畜,沿着近百公里的“生命走廊”向夏季牧场迁徙。今年央视新闻的直播首次将镜头对准乌库村,要通过科技把这场盛大的生命礼赞传递到山河南北。为确保直播顺利,中国电信和田分公司迅速响应接下此次意义重大的任务,组建攻坚先锋队,在山峦峭壁间成功守护直播信号“翻山越岭”,并获得央视直播团队高度赞扬。
(图解:通信人往目的地运送设备)
“直播车的设备都架好了,可信号像调皮的小羊羔,说跑就跑。”在直播开始前几周的准备工作中?,央视导播看着屏幕上时而消失的信号十分头疼。中国电信和田分公司了解情况后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牧民转场是传承千年的生态智慧,我们必须让全国观众看清每一只羊羔的绒毛!”
中国电信和田分公司了解到此次通信条件恶劣,常规网络无法稳定覆盖,便立即商讨并组建攻坚先锋队,队伍由专业工程师、技术骨干等成员组成。直播前几天的凌晨五点,先锋队队员背着通信设备踏上了山路,汽车在“之字形”的土路上颠簸了3小时后无法前行,队员们便背着几十斤重的设备徒步进山。
“爬上山梁时,背包带把肩膀勒得生疼,但往下一看,牧民的毡房洒在山间,突然觉得一切都值了。”工程师李建军回忆道。他们在36小时内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沿着陡峭的山体抢修11公里光缆,亲手将设备扛上山顶,为28户牧民家中接入光皮线——这些银白色的“数字脐带”,让偏远牧户首次用上了百兆宽带。
(图解:通信人维修老化光缆)
直播前夕,先锋队还遇到了一些关键区域的信号难题:由于山体陡峭且距离远,常规的方法已无法解决光缆铺设的任务。队员们决定采用高难度的“拉远技术”:从山下的BBU设备进行拉远,挂RRU 4G设备。“每一个动作都让人心惊,不敢从峭壁上往下看,手里的活还必须精准到毫米。”技术员王强趴在斜坡上操作,身下是百米深的山谷,汗水滴在岩石上。经过6小时高空作业,当手机屏幕终于跳出信号时,现场爆发出喜悦的欢呼声。
4月8日清晨,央视直播准时开启。镜头扫过羊群穿越溪流的壮观画面,切到牧民一家在毡房内准备奶酒的温馨场景,画面流畅得仿佛在平原地区。导播通过对讲机传来赞叹:“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信号比城市还要稳!”在先锋队的努力下,中国电信新疆和田分公司圆满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务。
(图解:通信人检查光缆是否出现问题)
此次任务的完成不仅是一次直播保障的胜利,更是中国电信对“数字中国”建设在边疆地区的生动注脚——当信号穿透雪山,连接的不仅是屏幕两端,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