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掌上营业厅
返回顶部
【量子优越性实验室】揭秘量子线路:量子计算的魔法指挥棒
2025-10-17 量子集团

想象一下,你在听一场交响乐,旋律时而激昂,时而悠扬,每一个音符都在指挥家的掌控下完美衔接。量子计算的世界虽远比乐团复杂,但其中的“量子线路”就像那位既深谙乐理又技艺超群的指挥家,严格调控各个“演奏者”(即量子比特)的状态,确保整个运算过程有序高效地展开。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量子线路在量子优越性实验中的核心作用,理解它如何通过一系列量子门的精确操作,完成看似不可思议的计算任务。

图摄于2019年8月11日Symphony Concert

从“逻辑图谱”到“计算演绎”:量子线路的精髓

在量子计算中,量子线路就是对整个计算过程的严密规划方案。它类似于一张详细的逻辑图谱,记录了每一步如何将初始的量子比特演变成最后测量出的状态。正如音乐演奏离不开精确的节拍与和声,量子线路中每一个量子门(对应于具体的物理变换)都必须在极高的精度下实施,以确保量子态的正确演化。

传统计算系统中的信息以经典比特的形式存在,它们只能处于0或1两个状态。然而,量子计算使用量子比特(qubit)作为基本信息单元。由于叠加态与纠缠态等量子特性,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同时表示0和1的组合状态,这为大规模并行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比特和量子比特

在谷歌的量子优越性实验中,研究者们设计的线路结构(例如实验中常讨论的特定门排列方式)不仅能产生高度复杂的量子态,而且有效排除了许多经典计算机可借助的模拟“捷径”。正是这种精细设计,使得量子计算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在时间和资源上显著领先于传统系统。【Arute et al., Nature, 2019, DOI: 10.1038/s41586-019-1666-5】

量子门:线路中的关键操作模块

在逻辑图谱中,量子门是实现信息转换与纠缠构建的基本模块。每个量子门对应一个幺正操作,这是量子计算机对量子比特进行状态变换的基本“指令”。为增强理解,这里将量子门分为两类:单比特门和双比特门

• 单比特门(以下列举随机线路采样实验当中的常用单比特门)

单比特门用于操控单个量子比特的状态,常以布洛赫球(Bloch Sphere)上的旋转来描述:

X2P:量子计算中实现量子态绕X轴旋转90°。

X2P门在布洛赫球上的表现

Y2P:量子计算中实现量子态绕Y轴旋转90°。

Y2P门在布洛赫球上的表现

RZ:量子计算中实现量子态绕Z轴旋转90°。

RZ门在布洛赫球上的表现

这些门(如X2P、Y2P或RZ)通常在随机线路中以随机序列的形式作用于每个量子比特,使得初始态得到充分扰动。

㊟随机性要求:为了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门导致电路局部规律性过强,文中指出每一层随机选择的单比特门确保了电路的不可预测性,并且在连续层之间不会重复使用同一门。

单比特门为量子线路提供了基础操作,类似于乐团中各乐器通过独立演奏传达各自旋律,但其真正的“魔力”还体现在后续多比特门的协同作用上。

• 双比特门(以下列举随机线路采样实验当中的常用双比特门)

双比特门是随机线路采样中引入复杂性的关键所在,主要采用超导量子器件中常用的fSim门。它能够在两量子比特间引入可控的纠缠和激发交换,是量子电路生成高复杂度态的重要物理机制。

fSim门可以视为由iSWAP门、Cphase门(受控相位门)以及单比特的RZ门共同构成的复合双比特门。为了更好地理解fSim门的作用,我们来拆解组成核心部分的两个双比特门:

Cphase门(受控相位门):当控制比特和目标比特均为|1⟩时,系统态获得一个额外的相位因子eiφ。这是实现量子纠缠与干涉控制的重要手段。

Cphase门的具体表现

iSWAP门:它的主要作用是交换两个量子比特的状态,同时在交换时引入一个复数相位因子i。

iSWAP门的具体表现

理解了这些关键门操作后,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fSim门的整体效果:

它在保持|00⟩和|11⟩态结构的同时,通过一个带相位的部分“交换”操作(受控旋转)作用于|01⟩和|10⟩态之间,并对|11⟩态额外施加一个相位旋转e-iφ。从物理层面看,fSim门是量子模拟中用于模拟相互作用(如费米子交换)的理想选择,尤其适用于构建复杂纠缠结构和优化硬件门保真度的场景。

“fSim”门,全称为“费米子模拟门”(fermionic-simulation gates)。

通过这些双比特门的精妙配合,量子线路能够实现多个量子比特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干涉效果,这正是量子优越性得以实现的重要物理机制。【Nielsen & Chuang,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第3版,剑桥大学出版社】

量子线路的设计与解析:严谨的“指挥艺术”

1. 图形化表示与严格逻辑

量子线路常以图形化形式呈现:横向的线条代表量子比特,时间从左至右流动,每个量子门则以方框、圆圈或其他符号标示在相应线路上。与乐谱不同,这里的每个符号对应的并非情感表达,而是一系列可验证的、严格定义的数学操作。

 

中电信量子集团“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图形化实验室,复制链接至PC端浏览器→https://qc.zdxlz.com/laboratory

控制线与门符号:在多比特操作中,控制比特与目标比特之间的连接清楚标明了量子纠缠的传递机制,这使研究者能准确跟踪状态的变换过程。

2. 模块化结构与功能分区

复杂的量子线路往往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制备、干涉、纠缠构建、测量等功能区分开来。每一模块都经过精确计算,确保整体线路在执行时能达到预期的概率分布。例如:

• 初始化:将所有量子比特设置为初始状态,通常是|0⟩。

• 量子门操作:类似经典逻辑门,但更复杂,比如Hadamard门(制造叠加态,让比特同时处于“0”和“1”)或CNOT门(制造量子纠缠,让两个比特相互影响)。

• 测量:将量子态“坍缩”成经典比特,得到最终结果。

图为Grover算法线路的简单示意图,包括了“制备叠加态”“量子门操作”“测量”三个部分。

如此严谨的设计过程,正如指挥家对乐团演奏各环节的精确把握,确保每个部分都在合适的时间、以最优的方式展现出量子计算的优势。【Zhong et al., Science, 2020, DOI: 10.1126/science.abe8770】

打造量子线路:科研人员的精准“作曲”流程

设计一条高效的量子线路绝不是随意组合门操作,而需要借助专用算法(如Cqlib)和优化工具进行精准“作曲”。通过可视化交互平台,科研人员能够实时调整门的排列顺序与参数设置,确保每一步操作均经过严格理论计算和实际验证。这一过程既体现了数学逻辑的严谨性,也展示了工程实践中的精细调控。

在优化线路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量子门的排列和参数,还要尽量避免某些会降低线路复杂度、被经典算法轻易利用的结构。例如谷歌Sycamore实验中特别关注并规避的wedge结构。

什么是“wedge”?

“wedge”指的是一种量子电路中的门排列方式,即两个连续的双比特门共享同一个量子比特。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电路中连续放两个操作,它们中间有一个比特是它们都在操作的。由于单个这种操作最多只能引入有限的纠缠,两个连在一起的操作也不会大大增加纠缠程度。因此,这种结构对增强整个电路的复杂性帮助不大,从而也使得用经典方法模拟这样的电路相对容易。

跨分区楔形结构(Cross-partition wedge),其中青色和紫色看作是门操作。两个连续的跨分区双比特门如果共享一个量子比特,就构成一个“楔形结构”(wedge),楔形结构的门序列,其张量网络的维度相较于非楔形结构小1/4,因此引入的跨分区纠缠更小。正因如此,这类结构更容易可以被施密特–费曼算法(SFA,Schrödinger–Feynman Algorithm)高效地模拟。

避免wedge的意义

通过消除“wedge”,谷歌确保电路没有可被经典算法利用的“弱点”。这不仅增加了模拟的时间复杂度(指数级增长),扩大了量子优势的空间。

展望未来:量子线路引领的计算革命

量子线路不仅是实验中的核心构件,更是未来各领域应用的基础。从新药研发到气候建模,再到大数据优化,精准控制量子态的“指挥艺术”将为解决传统计算难题提供全新思路。虽然离大规模实用量子计算仍有技术挑战,但每一次实验改进都在为量子计算技术铺设坚实的应用道路。

想要体验真正的“量子优越性”,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

扫码或复制链接至PC端访问 https://qc.zdxlz.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